- 就
- 拼音:jiu41. 成功﹑完成。 如: “造就人才”﹑“功成名就”。 唐·魏徵·述懷詩: “縱橫計不就, 慷慨志猶存。”2. 從事。 如: “就職”﹑“就業”。 水滸傳·第四十一回: “科舉不第, 棄文就武。”3. 趨近﹑靠近。 如: “避重就輕”、 “就近照顧”。 易經·乾卦·文言曰: “水流濕 , 火就燥。” 唐·孟浩然·過故人莊詩: “待到重陽日, 還來就菊花。”4. 因襲。 如: “因陋就簡”。 晉·張華·王公上壽酒食舉樂歌詩表: “是以一皆因就 , 不敢有所改易。”5. 依順﹑依從。 如: “遷就”﹑“半推半就”。 水滸傳·第二十三回: “武松把半截棒丟在一邊, 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肐地揪住。” 1. 即刻﹑馬上。 表示事情或動作很快就要發生。 如: “你等我一下, 我去去就來。” 、 “一會兒就知道了。”2. 只、 僅。 如: “就剩下這一個了。”3. 表示肯定。 如: “這就對了!” 、 “那就是他家。”4. 早已。 如: “一個鐘頭前, 我就來了。”5. 偏、 偏偏。 如: “我就不信我做不來。” 此、 其。 唐·白居易·霓裳羽衣歌: “千歌百舞不可數, 就中最愛霓裳舞。” 依照。 如: “就事論事”、 “就原來的規畫加以調整。” 1. 表承接、 選擇、 讓步等關係之詞。 如: “遇到紅燈, 就得停下來。” 、 “一到家, 就去休息了。” 、 “你不同意, 那就算了。”2. 縱使﹑即使。 如: “你就不說, 我也知道。” 儒林外史·第二回: “若是不進學, 就到八十歲, 也還稱小友。”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